全球市场风暴疫情反复下的多空博弈
经济观察网记者欧阳晓红
一
五月,市场风暴悄然而至。全球资本市场走向一度分化,其亦是疫情扰动下,多空博弈的显性结果。
A股连续两天大涨,外资亦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;美股则再次暴跌,尤其当通胀成为美联储的头号威胁时。
5月11日,A股再度全线上涨,两市成交量过万亿;当地时间,美股三大指数则集体收跌。纳指跌3.18%(11,.24),标普跌1.65%(3,.18),道指跌1.02%(31,.11)。苹果公司收跌5.18%,甚至被出让了“全球市值第一”之头衔,由市值2.万亿美元的沙特阿美摘取。
当日,欧洲股市亦是普涨。英国富时、德国DAX、法国CAC分别收涨1.44%(.66)、2.17%(.64)、2.50%(.73)。
不过,次日来看,亚太市场表现低迷,欧洲股市盘中震荡调整,A股亦窄幅震荡,沪指、深成指分别收跌0.12%、0.13%,创业板指收涨0.22%;A股成交量亿,北向外资净流出27亿。
而这天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(CNH)贬破6.8,日内走低点,刷新年9月以来新低;在岸人民币(CNY)6.,人民币中间价报6.;美元指数升至.85。
外汇市场风暴一触即发。5月初,当美元指数飙至,外汇交易员们就担心更巨大的风险还没来,他们对今年风险资产的焦虑情绪升至近年高点。果不其然,十多天之后,全球外汇市场再度掀起巨浪;币圈更是哀鸿遍野——虚拟货币市场崩了!被币圈玩家誉为“币圈茅台”的LUNA币狂泻逾99%,其市值几乎归零。
强势美元无疑是此轮人民币贬值的重要驱动力,包括中美通胀背离等扰动因素,但市场仍认为,人民币“过度”贬值或贬值速度太快了。也有不同声音称,当下外贸形势严峻,亟需人民币双向波动趋软,以增强出口竞争力,适度汇率贬值将有效缓解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;市场无需恐慌。
这一切的背后或指向美国持续高企的通胀,以及美联储日趋鹰派之态势,全球金融状况骤然抽紧,但这可能还不是糟糕的时候。
CPI数据表明美联储在抑制通胀方面落后于曲线,5月11日盘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CPI较去年同比增长8.3%;那么中国来看,决策层之操作则颇具前瞻性;目前经济似乎是滞而不胀,但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大。当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物价数据显示:CPI同比上涨2.1%,预期2%,前值1.5%;PPI同比涨8%,预期7.8%,前值8.3%。
所谓中美通胀背离是指,美国通胀开始见顶;而中国通胀温和上升,重返2时代。
分析师们认为,中国短期CPI还有上行空间,中长期或迎通胀时代,正如欧美同处于四十年一遇的通胀和加息周期。
市场普遍分析,4月CPI数据并不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形成制约。
5月9日,央行发布的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,密切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8748.html